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消化内科 > 胃疾病 > 胃炎 > 慢性胃炎
编号:44142
慢性胃炎的诊断与治疗原则
http://www.100md.com 2023年6月15日 医药卫生报 2023.06.15
     常见病因

    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,被称为慢性胃炎。

    在慢性胃炎的各种病因中,幽门螺杆菌(Hp)感染较为常见。

    Hp感染 通过产生氨和细胞毒素、促进上皮细胞释放炎症介质、自身免疫反应等机制引起或加重黏膜炎症反应。

    十二指肠-胃反流

    自身免疫 血清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引起自身免疫性炎症。胃黏膜萎缩、内因子减少导致维生素B12吸收不良、巨幼细胞贫血等,称之为恶性贫血。

    年龄因素 老年人常存在胃黏膜营养不良、分泌功能下降和屏障功能降低等问题。

    缺乏黏膜营养因子 长期消化不良、营养缺乏可使胃黏膜修复和再生功能降低,炎症慢性化,上皮增殖异常或胃腺萎缩。

    其他 长期不当饮食或应用一些药物可刺激、损伤胃黏膜。

    临床表现

    慢性胃炎起病较隐匿,症状较轻或无明显症状。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不适、烧灼感,也可有上腹胀满、早饱、嗳气、恶心、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。

    诊断鉴别

    诊断

    胃镜及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:是慢性胃炎诊断较可靠的方法。临床上还常用于评估疾病程度、鉴别诊断及随访。慢性胃炎常见病理改变,见图表1。

    胃黏膜肠化生、萎缩和不典型增生被视为癌前状态,对患者应定期随访。

    Hp检测:检测方法常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,见图表2。

    血常规、血清壁细胞抗体、内因子抗体及维生素B12水平测定:有助于诊断慢性自身免疫性胃炎。

    鉴别

    1.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,需要与消化性溃疡、胃食管反流病、肝脏疾病、胆囊炎和胆石症、心脏疾病、肿瘤进行鉴别。

    2.伴有头晕、心悸等贫血症状者,需要与消化道出血、肿瘤、慢性肾脏疾病、各种贫血和营养不良性疾病进行鉴别。

    3.以胃灼感、嗳气、腹胀及睡眠障碍为主要表现者,应考虑胃肠功能障碍或神经精神疾病并存的可能性。

    治疗原则

    祛除病因

    合理饮食:主张食物多样化,避免食物过于粗糙、浓烈、辛辣,或者大量饮酒,应少吃熏制、腌制食物。

    抗Hp治疗:目前国内常用的治疗方案有两种。1.标准三联(PPI+阿莫西林+克拉霉素/甲硝唑),一个疗程为7天~14天。该方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耐药人群增多,根除率下降。2.含铋剂四联(PPI+两种抗菌药物+铋剂),一个疗程为7天~14天。这个方案也许是有效的选择。目前,临床常用抗Hp治疗药物,见图表3。

    抗十二指肠-胃反流:可用助消化、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等。

    对有胃黏膜营养因子缺乏者,可补充维生素。

    个体化治疗

    在实际工作中,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,见图表4。

    癌前状态的处理

    应视患者病情确定随访时间。对用药物不能逆转的重度不典型增生(高级别瘤变),可酌情选择胃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。

    (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供稿), 百拇医药